close

由於準備考試,我試著保持有時間就看手機新聞的習慣,
讓自己更與社會時事現象接軌,
讓自己更瞭解台灣,
我也踴躍在各新聞報導留言處留言。

針對同志婚姻、遊樂園禁止病童入園、學校是否晚點上課對學習比較好這三種內容的報導留了言,
我留完後,深深肯定自己沒有胡言亂語,也認為應該沒有傷害到人,結果讓我訝異的是,
我沒有刻意傷害人,卻有網友喜歡曲解別人的意思,而且那個網友的文後來好像被刪了。
報導留言平台留滿了許多人發洩的文字,拼命傷害人,一個人可以變得多沒禮貌,從這些新聞報導的留言真得清清楚楚。

大家看新聞,到底目的是什麼?讓自己變得更負面、更無奈、以欺人為快樂嗎?
每個留言的人生活背景都不同,了解都來不及了,還有時間製造紛爭,好像活在憤怒爽裡面,
只要有人說話,反正就是吐槽,大家都是白痴似的,旁人看來是生在苦中不知苦...

反觀新聞報導,好多新聞材料真是讓人無語,把無聊當有趣...
一則可以不用寫得那麼偏頗的新聞,卻硬是要下那種角度寫,如果是要製造有正面影響的言論對立,我沒話說,
如果只是寫了一篇報導方向看似要大家狂罵公務員,到底為什麼要這樣?
社會事件已經夠多了,為什麼還要用新聞製造民怨?
新聞報導要上線的話,難道不能重新潤一遍?記者的才能就是找出角度引導讀者進入內容,
把平常習慣用負面角度的報導轉個彎,用同理心或是多立場的角度,應該是可以練習的?

一篇報導發下去20000人一旦點閱,好多人就更開始厭惡公務員,就開始罵國家,像皮諾丘講的,
一隻狗看到其他的狗叫,自己就跟著叫起來,但其實根本不知道為何而叫。
負面情緒化的東西,習慣接收後也會誤為正確;正面比較需要消化、需要靜下心引出,但在很多情況反而變得孤獨無人採納。

期許台灣的記者們,能用自己文字的力量、30分鐘寫稿的時間,好好把一篇負面情緒過多的成分過濾,
期許台灣的新聞讀者,能跳脫新聞媒體的操作、記者的賺點閱操作、好好把一篇新聞看成是一篇中立的新聞。

arrow
arrow

    Sun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